隨著年齡的增加,皮膚常見鬆弛、失去彈性等老化現象。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老化的肌膚常見包括如皮膚鬆弛、失去彈性。老舊物質的堆積,也會造成膚色暗沉、斑點的形成。以及經常曝曬造成的皺紋問題。中醫認為,預防衰老也必須先從經絡循行與脾胃調養來考量。
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隨著年齡的增加,皮膚內膠原蛋白的流失和皮下脂肪的流失,會造成皮膚鬆弛、失去彈性。而皮下微血管的循環變慢,也造成老舊物質的堆積,久而久之成為膚色暗沉與斑點的形成。另外,長期暴露在紫外線的照射下,都是讓皺紋爬上肌膚的原因。
李醫師表示,在中醫古籍的《內經》中,就曾提出人的老化因素;指出女性在35歲以後,因陽明脈衰,面始焦,髮始墮。男性則是40歲後,髮墮齒槁。除了說明人開始老化的年紀和因素,也提出如何抗老化的積極方式。
從經絡的循行來看,手足陽明經都上會於面,且是多氣多血的經絡。因此,預防衰老也須先從經絡循行與脾胃調養來考量。
李思儀表示,保養皮膚應從內而外,而不是只靠外在粉飾,從體內保養才能讓肌膚散發自然的光澤,如飲食避免食用冰涼食物傷到脾胃之氣,平常也可多吃山藥、薏仁、紅棗,入方調理幫助補養脾胃,也能保養皮膚。
「山藥薏仁紅棗湯」需準備山藥去皮切塊半碗、薏仁半碗、紅棗九枚。冰糖適量。做法為薏仁適量洗淨後先浸水2小時,山藥適量切片,大棗9枚,放入電鍋,加水覆蓋,外鍋加一杯水,燉熟加入冰糖即可食用。也可燉熟後打汁飲用。孕婦可用綠豆,代替薏仁食用。